新闻动态

全球财经连线|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京举行要求“加大宏观调控力度”

时间: 2024-06-20 00:17:03 |   作者: 旋转门系列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12月11日至12日在北京举行。会议指出,明年要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多出有利于稳预期、稳增长、稳就业的政策,在转方式、调结构、提质量、增效益上积极进取,不断巩固稳中向好的基础。要强化宏观政策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加强政策工具创新和协调配合。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如何定调2024年的经济工作?一起来听一听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的解读。

  王青:关于2024年经济工作的总基调,本次会议重申中央政治局会议确立的“以进促稳,先立后破”原则。“以进促稳”意味着2024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将继续设定“5.0%左右”的经济稳步的增长目标,不会下调,保持中快速地增长水平受到进一步重视。一方面,当前我国具备5.0%-6.0%的经济稳步的增长潜力,同时这也是在2021-2035年“实现经济总量或人均收入翻一番”的基础要求。更重要的是,当前保持中快速地增长水平,能够为保障民生就业、维护金融稳定、化解地方债务风险提供基础保障,为加快建设现代产业体系建设、扎实推进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提供有利的环境。

  “先立后破”是指在新旧增长动能转换过程中,在以高新技术制造业等为代表的新动能全面壮大之前,作为传统经济稳步的增长动能的代表,房地产行业不能下行过快。另外,商品房市场是当前房地产行业的主体,长期以来存在房企“高杠杆、高负债、高周转”经营、资产负债快速扩张、一些城市房价过高等问题。2024年要大力推动保障性住房等“三大工程”建设,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但在“三大工程”行业占比达到一定水平之前,要遏制商品房市场过快下行势头,实施必要的行业支持政策。这是避免房地产行业整体过快下行的一个重要发力点。其他在推进绿色发展、引导经济稳步的增长方式从投资依赖向消费驱动等方面都会遵循“先立后破”原则,避免经济失速。

  王青:关于2024年宏观政策取向,本次会议要求继续“加大宏观调控力度”,意味着宏观政策将保持连续性和稳定能力,这将有利于改善社会预期、提振市场信心。在当前经济回升向好背景下,明年宏观政策走向是当前市场关注的焦点。

  本次会议要求,“强化宏观政策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主要是指在2024年外需有望回暖,房地产低迷对宏观经济的拖累效应趋于缓和,以及居民消费持续修复的前景下,稳增长需求会会降低,宏观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将低于2023年,会更看重长短兼顾、坚决不搞大水漫灌,以免为将来留下高通胀和金融风险隐患。这与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均强调“适度”相对应。能够正常的看到,在2024年重点工作安排上,排在首位的是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扩大国内需求则排在第二位,这和去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安排有所不同。

  会议强调,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要加快培育外贸新动能,巩固外贸外资基本盘,拓展中间品贸易、服务贸易、数字贸易、跨境电子商务出口。放宽电信、医疗等服务业市场准入,对标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认真解决数据跨境流动、平等参与政府采购等问题,持续建设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打造“投资中国”品牌。

  如何评价2023年中国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成果?未来如何逐步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巩固外贸外资基本盘?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对外经济研究所研究员李大伟为我们大家带来他的解读。

  李大伟:今年高水平对外开放成果大多数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在对外贸易、利用外资和“走出去”方面,稳中提质,成绩很突出。在全球整体外需形势较为严峻的情况下,我国的(对外)贸易和利用外资、对外投资呈现量稳质升。特别是高新技术行业利用外资的占比,自主知识产权品牌产品在贸易中的占比,以及我国贸易单位出口的附加值都有明显的上升,质量提升明显。

  第二个成就是共建“一带一路”进入了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新阶段。近年来共建“一带一路”取得了很多新成绩,如很多重大基础设施相互连通项目顺利完成,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在我国对外贸易中比重持续上升,中欧班列在我国对外贸易中意义一天比一天突出,等等。特别是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的成功举办,为未来“一带一路”建设指明了方向。

  第三个体现在体制机制方面,我国今年做了很多重大的体制机制创新的举措,积极扩大制度型开放,促进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都取得了很大成绩。

  李大伟:首先,要坚持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工作,特别是在很多“边境后”领域强调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制度型开放与以往对外开放的一个重要区别,是很多领域涉及到国内体制机制的改革,要有利于全球高端要素进一步在我国境内优化配置,充分的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也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包括环保、国有企业、竞争政策等领域。所以,未来我们的祖国对外开放和改革,不仅是相互促进的关系,更加是相互融合的关系。

  除此之外,我们应该进一步优化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积极地、高质量地利用外资和缩减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

  同时,我们要加快建设贸易强国,特别是逐步提升我国的贸易质量,提升我国和其他经济体之间的贸易自由化便利化水平。

  最后,我们该加快建设和实施自由贸易试验区提升战略,积极建设一批高水平的对外开放平台,将这一些平台打造成为制度创新的主要载体。

  会议强调,持续有效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要统筹化解房地产、地方债务、中小金融机构等风险,严厉打击非法金融活动,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积极稳妥化解房地产风险,一视同仁满足多种所有制房地产企业的合理融资需求,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今年以来,防风险措施持续推出,如何评价这些举措的成效?在化解房地产风险方面,未来应如何继续推进?来听听仲量联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兼研究部总监庞溟的观点。

  庞溟:今年以来,随着防风险措施持续推出,房地产风险和地方债务风险明显缓释。

  在房地产领域,促进金融与房地产良性循环,中心是把立足当下从需求端和供给端稳定房地产市场与着眼长远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推动房地产行业实现平稳健康发展结合起来。要适应我国城镇化格局和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出现重大变化的新形势和新趋势,适时调整优化房地产政策,因城施策用好政策工具箱,精准实施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更好满足居民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要继续加大保交楼金融支持力度,有效解决部分地区纾困资金审批流程长、覆盖面有限等问题。要一视同仁满足多种所有制房地产企业合理融资需求,保持信贷、债券、股权等重点融资渠道稳定和常态化,特别要让优质房企激活资产、接续负债、补充权益、提升预期,带动房地产行业的现金流状况、投资活动、并购重组回到正常发展轨道。要依法依规帮助有需要的涉房企业化解、处置风险,并妥善处理和有序推动部分无法主动完成业务调整和经营转型的企业的市场化出清。

  庞溟:要针对房地产行业特色、注重监管差异性,通过更加严谨、科学、精准的监管措施,健全房地产企业主体监管制度和资金监管,完善房地产金融宏观审慎管理,对房地产企业和相关金融机构强化全过程穿透式监管、压实主体责任,确保行业整体防风险能力提升。要加快推广落实房地产企业压力测试机制、分级评价机制、融资结构优化调整机制、行业风险预警机制,促使房地产企业降杠杆、缩规模、控风险。要指导房地产企业精准稳妥选择融资工具和金融理财产品、规范发债行为,有效防控与及时化解潜在的头部企业债务违约风险、海外发债和外部金融风险的蔓延扩散。要消除多年来高负债、高杠杆、高周转发展模式的弊端,继续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和供给,积极推动城中村改造和“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稳定房地产行业对宏观经济大盘的支撑,促使房地产金融供给侧改革和房地产发展新模式构建稳慎扎实地推进下去。

06-20